http://zqb.cyol.com/html/2024-03/31/nw.D110000zgqnb_20240331_2-04.htm
原文如下:
甘肃高校:思政课改革“内外兼修”
为了紧扣“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和“陇原大地”,该参赛作品特意选择了鲜明的地域特征——黄河。讲课从黄河边始,结课在总书记踏足过的兰州黄河之滨望河亭止,首尾呼应,用滔滔不绝的黄河比拟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为了让听课者直观感受樊锦诗、八步沙“六老汉”的精神,我们让讲课学生带领观众走进与之相关的真实场馆、场景进行沉浸式讲解,镜头叙事既突出记录性,又增强了与观众的交流,让观者通过鲜活的画面感受到甘于奉献、坚守执着的陇人品格,追寻到陇原大地坚守的力量。”备赛期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殷君和新闻学院教师刘静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力合作强化指导,使学生的作品不仅富有思想性,还在艺术表达上获得好评。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既是参赛者,又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教育的洗礼,收获了自我提升。”参加比赛的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郑丽丽主要负责资料收集和初稿起草,稿件经过二十余次的修改打磨,也让她对“坚守”的理解加深了一层。在主讲学生熊佳怡看来,“这次比赛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能力和思想都经受了锻炼和洗礼”。
在全国比赛获得特等奖是必赢网址bwi437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成果,得益于该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注重把思政课与专业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必赢网址bwi437党委副书记普登学认为,思政工作重在体系建设,“就是要将思政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各方面,促进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与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与教书育人全面契合,切实构建起‘大思政’育人体系”。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短短6年,去年就被评为甘肃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持续加强思政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强化制度创新和课程建设,一方面推动思政课与传媒、文旅、艺术等学校优势专业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了一批思想性强、感染力好,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政课。”该院院长马陇平说。
让思政课入脑入心有感觉,是甘肃高校持续聚焦的重中之重。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精心编排的红色题材歌剧《红色卓尼》深受学生欢迎。该剧讲述了80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甘南卓尼境内发生的感人故事,创作人员通过大量搜集资料、走访故地故人,以歌剧的形式声情并茂展示了那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万多名师生来自27个民族,遍布甘肃及周边民族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创建线上线下备课与集体研讨备课齐头并进机制,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领导干部和外部专家同讲思政的“大师资”建设,还充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学术月等,建设思政教育“大平台”。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文清命名的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也成为该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生社团是高校联系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形成了由团委牵头,宣传、学工、教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相关教学单位联动的学生社团工作格局。“思政类社团积极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千余名同学参与其中,多样化的学习有效提高了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多个文化体育、志愿公益、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类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向师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受益人数达上万人。”该校团委书记敏云说。
在西北民族大学,思政课也“圈粉”不少。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建军本科就读于新闻学专业,研究生转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攻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
“以前是观察和记录,现在是寻找和思考。”刘建军说,当代大学生正在见证和经历着国家大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也催人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发展,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是什么?”
从本科时候的被动学,到如今主动研究,刘建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在不断升华。与此同时,学校内容丰富的思政课也让刘建军直呼过瘾。
为了上好思政课,真正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西北民族大学在课程建设中探索分段式教学,即根据老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确定授课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内容博大精深和学理性,而不是简单的解释和说明。
实践课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让学生真懂真信课堂内容,思政课老师会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实地感受当下中国发展的脉搏。“比如,我们讲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就会带学生去临夏州东乡县布楞沟村,看看那里短短几年的巨大变化;讲生态环境保护,就会去武威八步沙林场,实地看看沙漠治理的成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建毅说,这些丰富的实践课程,让思政课更加鲜活生动,师生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杨建毅介绍说,学校围绕红色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领域,按特定主题精心打造了一批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深受学生欢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音乐舞蹈学院打造的“最美歌声献给祖国”活动吸引了各族学子参与,唱响了爱国的华美乐章;“道中华·边疆行”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行走在祖国的边疆,积极投身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深受各方好评;“石榴籽文化工程”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浸润着各族学子的心田,凝聚着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31日 04 版